10月27日,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濰坊市水利十年工作成就,黨的十八大以來,濰坊市全面落實“節水優先、空間均衡、系統治理、兩手發力”十六字治水思路,緊緊圍繞中央、省治水興水決策部署,持續推動濰坊市水利工作提檔升級,十年來完成水利建設投資443億元,建設重點水利工程697項,濰坊市水利事業取得歷史性變革。
現代水網體系全局性優化。完成南水北調配套、黃水東調、峽山水庫膠東地區調蓄戰略水源地等26處引調水工程,建設了峽山水庫增容、新建孟家溝水庫等一批重點水源工程,新增蓄水能力1.5億立方米。
水旱災害防御能力實現整體性躍升。成功應對2013年至2017年連續5年的建國以來罕見大旱和2018年、2019年連續2年超水文歷史記錄的超強臺風暴雨洪災。完成了6座大中型和446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,骨干河道防洪標準提升至50年一遇,整體防災減災能力得到大幅提升。
水資源利用方式實現系統性變革。全方位貫徹落實“四水四定”,用水總量連續10年控制在16.5億立方米以下,2021年全市萬元GDP用水量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2年分別下降36.4%和21.2%。壓減超采區地下水9675萬立方米,地下水超采區面積減小1205平方公里。
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得到突破性解決。十年來共投資35億元,建成千噸萬人以上農村規模化集中供水工程45處,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由70%提高到98%以上,集中供水覆蓋率100%,其中千噸萬人規模化集中供水覆蓋人口達到96%,供水保證率、水質達標率和群眾滿意率多年全省領先。
河流湖泊面貌根本性改善。健全了河湖長制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,全市405條河流、533個湖庫全部實現有人管、有人護。39條河段創建為省級美麗幸福示范河湖,數量居全省第一,河湖長制工作持續走在全國、全省前列。
庫區移民幸福指數階梯性提高。十年來,共下達移民后扶項目資金14.1億元,完成后扶項目3658余個,實施省級移民產業扶持試點項目24個,移民村基礎設施條件極大改善。
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性增強。十年來開展小流域治理工程65處,全市水土流失面積比2012年減少458.35平方公里,全市水土流失呈現面積強度“雙下降”。(王琰)